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能高安東軍。D6。

D6 (2014-11-04)



行程:屯鹿妹池 → 三叉路口 → 安東軍山(來回) → 萬大南溪支流河床營地



天氣:早上霧雨,下午開始轉晴。



人員狀況:均安。友隊某隊員出現失溫,經大媽及各位嚮導緊急處置狀況解除。



昨天下午雖然有照到一點陽光,不過天氣仍然不太客氣。從屯鹿妹池出發一路往上,路況跟前幾天差不多,但時間來到第六天,許多疲勞的後遺症會漸漸產生。

不久到三叉路口。大媽說迷霧帶隊很辛苦,常常看不到路亂繞亂切。我跟嚴厲跟大家屁股走,省去找路的麻煩。跟隊走畢竟還是比較輕鬆。三叉路口營地是塊很大的圓形空地可搭很多頂帳篷,不過天氣因素無法得到太多休息時間,把大包包放下改揹嚴厲兒的包包輕裝來回安東軍山。

山風依舊寒冷,只有行進的時候才感受到一點溫暖。中間經過中央山脈大縱走往六順山的叉路,心中激起許多火花,等嚴厲長大,等我長大,將來有一天說不定可以跟前輩一樣踏上中央山脈大縱走的旅程。不過眼前還是要咬著牙想辦法推到能高縱走的最後一顆百岳,你可以說這是百岳迷思,但也是這樣子的迷思,讓大家,讓我,讓沿莉兒,看到寒冷無比的高山。

安東軍山。

大家拍照。

我吹得好冷好冷。

相機冷到開不了,只好請凱文幫我們拍。

淒風苦雨。

有圖有真相,
眼鏡都起霧了。

回到三叉營地休息,吃點行動糧補充體力,接下來就是一口氣毫不囉嗦下坡到萬大南溪。沿途可以看見大地的力量,把原本好走的路弄得破破碎碎,苦惱。越是下山越要留心,約莫 80%的山難發生在下山,體力耗損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發生意外。

原本前頭的友隊突然讓我們先走。

原來友隊某隊員出現失溫狀況,嘴唇發白,下山天氣已經好轉高度也下降不少,不是高山反應直接症狀,只要妥善處理就能化險為夷。大媽與幾位嚮導在後面處理,其餘隊員往前推進到合理的水源空地休息。

巴力早已經在那等我們,烤火溫暖等待大家。

先到的隊員午餐休息補充體力,早上吹得很冷沒有補充一下怎麼行呢?



關於失溫,健行筆記有專文敘述。再複習一下:
只要溫度夠低、能量散失的機制夠強、暴露的時間夠久,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失溫的受害者。失溫必須從預防著手,早期察覺,並迅速且適當地處置。
處理失溫的五種方法:
如果疑似失溫的症狀發生於單一或少數隊員,以下為建議的處理方式: 
1. 立刻尋找掩蔽處休息或紮營。 
2. 若傷者可以配合,應給予熱食(熱牛奶或可可等)。 
3. 若傷者衣服是溼的,應換上乾衣服。如果乾衣服不可得,那麼脫下溼衣服,直接披上雨衣可能還好些(可阻斷部份對流及蒸散)。 
4. 中度以上的失溫患者因應予以主動回溫,回溫方式為使用熱水袋或暖暖包(約42-45℃),置於頸部、胸部和腹部等中樞部位,再將患者置入睡袋。「烤火」(如果火可以升起來)會先加熱四肢末端,在重度失溫的患者會使酸性血液流回心臟而引起致命的心率不整;「身體與身體相接觸加溫法」因全身會同時加熱,亦有此顧慮,後二者只可於輕、中度失溫時嘗試。 
5. 若傷者已呈半昏迷狀態或完全昏迷,那麼應儘速將其外送(不必進行回溫)。只有當外援不能及時到達時,才考慮在現場進行主動回溫,如步驟4。然而重度失溫的患者,不論如何救治,生機早已渺茫。


很重要的失溫處理方法,分享給大家知道。

於後行程當然耽擱,走到約莫下午五點才到萬大南溪支流河床營地。巴力在此停住,生火。這是很聰明的決定,爬山當以實際狀況為主,不可死板不知變通。溪床營地適合搭外帳露宿,睡帳篷還要整理營地太麻煩了,不過第六天晚上大家也很累,睡眠倒不成問題。

沿莉兒跟我在火堆打情罵俏,凱文,懷德,無聊,也出來跟我們一起聊天打屁。後來真得很無聊鋸了一節枯木烤火,閒情逸致又照著皎潔的明月,下山天氣總會變好,明天就要走出山林回到熟悉的世間不禁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