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茂興車站的考古觀點。



ㄧ、考古前言

考古起頭是阿比的茂興車站O行探勘計畫。

「茂興車站」本身就是考古學的目標,為了讓自己置身其中,必須挑幾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嚮導),體力無可避免的消退,但說到腦力倒是有回春的跡象,想辦法優化關鍵字搜尋從網路取得些微資訊優勢。

茂興車站的目的是?先從廣義來看。

官方說法是林業,實際上就是資源掠奪,資源掠奪特色就是容易吃的先吃乾淨。所以舊太平就是容易吃的,吃完改吃新太平,以太平山本位主義看其他山頭,獨立山就是標準阿岡本的例外狀態,等到索道技術成熟,就把獨立山的樹木吃光,於是索道融入整個伐木體系不斷循環。接著台灣引進美式伐木系統(再一個例外狀態),掠奪效率大提升,用卡車載真的效率很高,原本六十年可以吃完的樹木,不到二十年就吃光。
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技正王敏慶,在民國 44 年提出〈台灣林業政策之檢討〉一文(王敏慶,1955)提出頗具爭議性的三個論點:「1. 限制砍伐不能保續台灣林業,反將促其毀亡;2. 伐植平衡,在目前台灣無法實現,即使造林工作延緩數年,亦無嚴重影響,故大可不必規定於若干年間,在所有未造林地上完成造林工作,更不必因造林工作進度緩慢,而限制砍伐; 3. 『保林重於造林,造林重於伐木』之口號,在本質上是相互矛盾的,在精神上是消極落伍的。」  
(日式伐木系統與美式伐木系統之比較-以八仙山林場及大雪山林業公司為例) 

像我這種不隨便跟中共政權道歉的黑五類,看到許多樹頭爺爺被人造林包圍真的會掬下難過的眼淚。(台灣人熱愛炒短線,喜歡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多的資源,早期的林業很有既視感,除了吃可以代代相傳,很少有事業能夠做百年以上。)

至於茂興車站的狹義目標就是掠奪新太平林場的樹木,這次考古目的就是找出森林鐵道的遺跡,下面細講。最後,介紹一下日式伐木系統的「索道」。

(土場就是擺「造材」的地方,通常是轉換系統的地方,例如作業林道轉換到森林鐵道。)
(木馬道也稱為「橇道」。)

(這邊也可以看到土場的示意圖。)



二、行程概要

時間:2016-07-16 ~ 17

人員:16人(龍頭、賓賓、摸摸、賴賴、丹丹、曉芬、比比、振傑、佩岐、茂森、阿智、賢賢、宣宣、螢螢、裕淵、孟根)。

預計行程:
  • D0 (2016-07-15):台北 ~ 英士國小 C0
  • D1:C0 ~ 太平山莊 → 茂興車站(萬石)→ 曙 → 壽 → 吉野 → 過溪 → H1850M平坦地 C1
  • D2:C1 沿地圖廢棄林道 → 四向鐵道匯合處 → 獨立山 → 週三隊路條 → 廢工寮遺跡 → 過溪 → 三疊瀑布 → 上切 → 茂興車站 → 太平山莊

實際行程:
  • D0 (2016-07-15):台北 ~ 英士國小 C0
  • D1:C0 ~ 太平山莊 → 茂興車站(萬石)→ 曙 → 高繞 → 小溪(最後水源)→ 下切 → 索道頭 → 鐵軌營地 C1
  • D2:C1 → 壽 → 沿莫很溪支流旁支稜上切 → 太加縱走傳統路 → 多門山 → 太平山莊


天氣
  • D1:早上晴朗,中午多雲,下午強雷陣雨,晚上無雨吹微微的落山風。
  • D2:早上晴朗,中午多雲,下午強雷陣雨,晚上無雨吹微微的落山風。


三、行程構想

以下是比比提供的傳聞證據:

1.  茂興線的「茂興」泰雅語的譯稱,三星線則取「三星山」為其路線名,見晴線是由太平山另闢通往多望溪右岸的山地軌道,取其地名為軌道名。

「萬石」:位於茂興線上,目前稱為茂興車站。距離太平山3.5公里處,意指單位面積的木材量極其豐富。日本人在商業交易上,習慣以「石」為單位計算材積,而此地每一公頃的木材蓄積量高達一萬石之多,因此得名。

「曙」:由「萬石」進去不遠處,每晨光微曦中,凝成萬里白雲,紅日初升,映出五光十彩,極富雲海之美。是徵選而來的地名。

「壽」:位於茂興線上9公里處,此地右面高嶺蜿蜒,林相尤其柔美,左方則面對流水,蔚成了桃源般的人間仙境,以生活在其中必會長壽而成名。此亦經是徵選而來的地名。

「吉野」:是日據時代離太平山最遠的茂興線的生產地,設有警察分駐所。日人思慕故鄉,移植吉野櫻花在此,每屆春天櫻花盛開時,極似日本吉野景觀,因之成名。

「獨立山」:四周以溪流環繞,構成單一山區之意。日據時代設有吊橋與太平山茂興線連接,為通往金洋、碧侯山地村落,及出口南澳唯一途徑。戰後此地資源經政府開發,架設有索道一座,亦以「獨立山」之名冠之。


圖片資料取自太平山開發史,林清池著。

2. 羅東林管處資料,根據龍頭實測山頭位置很準,個人認為其他點位也很準,因為這是林管處提供的資料,身為掠奪者肯定是有資訊優勢。


這兩份資料很有價值,確定本次探勘的射程範圍。酌參其他隊伍紀錄,有隊伍碰到崩塌直接下切莫很溪再上獨立山(吉野不在射程範圍),也有隊伍從莫很溪上溯到加羅湖,這些登山紀錄構成南面的扶手欄杆,北面的扶手欄杆是太加縱走傳統路,我們的探勘就是夾在中間的森林鐵道腰繞路。

森林鐵道的特色是爬升坡度受限,曲率半徑受限。
  • 爬升坡度:鐵道上下範圍受到限制。當我們高繞或下切後,很容易找到接口接回去。
  • 曲率半徑:鐵道左右範圍受到限制。碰到溪溝地形就會高架懸空鐵道,但溪溝地形本身就很不穩,因此高架部分很容易被掏空。(跟卡車開的林道不同,可以彎很裡面,彎不進去會搭穩固的水泥橋,但對於山林的破壞就比較多,破壞山坡很容易造成上方土石結構鬆動。)
掌握這些要點,剩下的就是克服腰繞注定碰到的崩塌,腰繞路不吃體力,但很吃專注力,稍微不留意就會碰到倒霉事,我記得大咖跟我說,茶墾山腰繞路很危險,踏點小重心維持不易,容易往外摔出去。當我深入研究之後,發現當嚮導是很笨的選擇,可是又不好意思推辭,只能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還好多數時間龍頭、賓賓、森森、丹丹幫忙頂上,這就是風險外包的概念,這次探勘徹底暴露我的缺點。

至於實際探勘會怎麼走?龍頭的建議很激勵人心,盡量往「吉野」走。我悲觀,認爲找到「壽」車站就要偷笑,第二天下切莫很溪不太可能(台灣溪谷地形畢竟險惡,很容易會刁山),可行路線應該是原路來回,如果走不回去可以往稜線上切走太加縱走傳統路,比起下切我還是偏愛上切。



四、魚鱗記錄

好久沒走過夜行程,更別說辛苦的探勘,如果爬山經驗是烏來野溪溫泉「會館」,沿莉兒跟我的婚姻就是「南勢溪」,溪水沖刷留下來的東西,就是真正內建的「爬山經驗」,許多東西被沖掉了,也有許多東西死皮賴臉留在身體裡面,這些趕不走的髒東西就是內觀考古學的基石。

純粹個人視角。


1. D0魚鱗

沿莉顧家,出門那刻特別想念老婆。車子顧路,又是挖電救援。英士國小,大家幫茂森慶生。可能是太緊張肚子不舒服,算來已經第三次拉肚子了,晚上也沒有睡得特別好。


2. D1魚鱗

記得很早起床,早餐吃不下沒吃太多,昏昏沈沈上車睡到太平山又拉肚子,神煩。茂興車站目前是封閉狀態,管理員不歡迎登山客進去茂興車站,只好等管理員不在偷偷溜進去,沿路看到漂亮的嗚、漫、車站、鐵軌、紅色叉、碰碰車頭、碰碰車廂、手動切換、手動車頭轉盤,或許少了礙眼的觀光客,大家整個瘋掉玩到茂興車站(萬石)才停止。前面鐵路自在愉快,直到第一個崩塌點(近期懷舊步道終點)()。

經過兩天休息再寫紀錄,有些東西真的忘記。

反正碰到很大的崩塌,上面植披是快意的芒草。龍頭下切找路,丹丹、賓賓、森森往上切找路,我在後面偷懶聊天睡覺,有陣子沒出來爬山,山友間平常靠臉書聊天打屁,當下臉對臉反而無話可說,如果把山友當成家裡的 biubiu、甜甜、咪咪或許還能自言自語,總之就是很不負責的在後面等待好消息,依我鍵盤探的經驗,大概會下切找路,因為崩塌已經不是赤裸裸的碎石,上面長許多芒草,所以往下切不至於有墜落風險。過稜線視線被擋住就不知道怎麼走了。

後來探路英雄回來了,把我們帶到小溪谷地形休息用餐,此時龍頭眼睛不慎被芒草劃傷內出血絲,當下有點緊張。時間不算太充裕,吃完午餐繼續上攀回森林鐵路,若沒有英雄架繩,這段下切再高繞老實說很危險,過了芒草區就是赤裸裸的岩塊跟鬆不啦嘰的腐植土,很容易造成意外,果然罪惡的毒草即將造成傷害。

接著好像沒有特別奇怪的地形,內彎部分軌道懸空只有兩招走法,一招是往山壁內側找路,另一招往外側找。有時候很倒霉外側沒路,只能走山壁內側,偏偏抓點少土又軟,摸摸在前面指導後面隊伍抱石跨,我過完後心中非洲北部憑空生出五個奇怪的小島,怪兆。我指點宣宣要抓什麼點,如何通過危險地形,順便拉一把以免橫生枝節,可是過完之後點就不見了(眼花?)。森森、丹丹接著通過。然後丹丹指導比比怎麼通過,卡著幾秒就聽到一陣驚呼聲跟憑空消失的殘影,腦筋突然清醒,很難想像活跳跳的比比就這樣消失。「先不要動!」還好比比能發出聲音,身體也沒有摔壞掉,丹丹用力把比比拉上來,如同被嘲弄的形容詞「沒事兒」,岩盔或許多了幾條擦痕,但心裡震撼著實巨大。

又到崩塌地形,探勘英雄龍頭、賓賓繼續找路(丹丹賴賴兩人小世界、森森佩岐也在小世界,淋雨,後來佩岐才拿出雨傘躲雨,很明顯是高山症反應(誤)),我躲在後面偷懶淋雨,下午雷公震鏘鏘甩了好多雨水。後來找到路雨也停了,上切碰到浪漫小溪,又發呆又貪婪取了好多水,下切接鐵道恰巧碰到鋼索,順著鋼索就碰到索道頭!索道頭機房是白色台式木造平房,大半房屋被扭歪,裡面機械相當完整,許多小零件散落在旁邊。

往下走探到森林鐵路或是作業鐵路,是這天的營地。營火弄的很亂沒有龍頭的專業度,飯心不熟沒有傳到森森的好手藝,我不會說大廚是賴賴跟丹丹。晚上討論隔天的行程,今天山告訴我們許多事,走去「吉野」幾乎不可能,下切莫很溪再上切獨立山經過三疊瀑布再回到茂興車站也幾乎不可能,往回走心態上是不願意的。選來選去最佳解還是把「壽」車站找出來,然後找壽車站旁邊的莫很溪支流旁邊的支稜上太加縱走傳統路,會比較合理點。

睡覺的地方剛好橫跨鐵軌,頭、屁股剛好頂到,肚子繼續拉睡意也不甚好,張開眼睛看見五棵柳杉等間距地展開在我眼前,月光灑在我的臉上,這種光景肯定有問題看錯了,迅速閉著眼睛睡覺,森森呼吸五次長叫一聲,很有節制的打呼聲(後來也沒聲音),宣宣的腳有點毛燥動來動去。晚上大致就在觀察無關緊要的東西,睡得很拘束。


3. D2魚鱗

沿莉我要回家了。

晚上天氣不錯,外帳沒有反潮現象。

早上吃不下。五點半出發的樣子,森林鐵道友善許多,完全不用開繩就可以走得很舒服,有時高架鐵道枕木還算完整,猶如棄置多年的鋼琴鍵,誰也不知道按下去會不會把聲音吃掉,我不太敢挑戰。快接近莫很溪支流的時候,正準備過純粹懸空鐵道往上找路的時候,發現好多玻璃罐,心中覺得舒服好像找到什麼東西似的,後來推定為「」車站,這邊有很多階「平台」,疑似土場放造材的地方。大家瘋狂玩耍,我又開始拉肚子(可能身體感應太多東西),放棄跟大家喝茶聊天找機會想辦法補眠。

唉唉,走的很撐。

十點多開始找上切稜線,不小心找到集材用的木馬道,想繼續沿著木馬道走就被放鴿子,趕緊追回隊伍,接著開啟廢人模式走在隊伍後段。上切一半休息,正妹疑似腦充血自顧自離開隊伍往上切,很自然就消失在茫茫山林之間,合理推斷正妹會接到太加縱走傳統路,但也不能徹底排除發生意外的黑天鵝,還好最後有聯絡到。

上切稜線走一小段用午餐,肚子不舒服照吃泡麵,阿智泡茶也不敢喝太多以免腸胃不適。後來山路雖然傳統,走來卻很吃力,頭巾忘記帶汗水不斷從岩盔跑出來干擾視線,造成山路搖晃的效果,後來走到樹牆跟賢賢借頭巾情況獲得改善,可是力氣還是從指尖不斷流出,我相信自己睡覺不靠睡墊,行進不靠登山杖還是可以通過山神的考驗,倒木、箭竹不斷騷擾我的心情,到了木造平台雨水開始狂奔,背包吃水越來越沈重,羊毛襪黏著黑色雨水在雨鞋裡面攪和,不熟悉路況差點走錯路,還好比比糾正我的錯誤。

回到太平山莊打電話給沿莉,沒接。先換衣服弄乾身體,實在太濕了。發呆,看到大陸遊客帶著大肚子的老婆,他們好像從來沒看到黃色輕便雨衣(這種便宜貨實在難登雅堂),男生疑似偷懶沒把手穿進去,直接在胸部附近戳洞想把手伸出來,然後就被老婆唸。

這次除了修補人與人的關係,也修補人與山的關係。

下山睡到不醒人事,肯定是走到壞掉,事後檢討連無線電溝通問題、扁帶方便取用位置等等很大串注意事項都拋諸腦後了。好累,整個人被掏空了。

(累)



五、參考資料
  1. http://journal.dyu.edu.tw/dyujo/document/hssjournal/h06-2-35-45.pdf (日式伐木系統與美式伐木系統之比較-以八仙山林場、及大雪山林業公司為例)
  2. http://repository.dl.itc.u-tokyo.ac.jp/dspace/bitstream/2261/22889/1/esrh049002.pdf (運材用索道主索の設計および検定法にする研究)
  3. http://www.ds-sakudou.co.jp/sakudou.htm (索道って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