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石門山找路。


時間:2016-06-25

行程:合歡山遊客中心 → 石門山(來回)

人員:沿莉跟我



「山是什麼?」

反面問句是「山不是什麼?」



越界,越過文明社會的界。林克孝發現原住民與山的關係,已經越過文明的界線。

(山豬肝、飛鼠大便、飛鼠早餐)

(其實我也這麼認為,原住民走風的體力徹底讓我們這些都市小孩絕望,更別說多出來的狩獵觀念與狩獵技巧,文明社會把食物外包給精緻的米飯、漂亮的蔬果,完全不必碰觸狩獵者與被獵者之間的生命哲學。)

爬山不是追求文明,不是再現文明社會的規則,扣除絕望的因素(體力超差、山林間無法狩獵求生),爬山是追求自然的希望。沿莉昨天沒有睡得很好,到遊客中心停好車補眠然後我們都有高山症(雪巴體質消散),車燈忘了關,車子當然發不動,連車窗也遭殃升不上去。我們還是走了石門山。喜歡爬山,喜歡東西可能被偷的感覺,好像在文明社會偷腥。

發現石門山已經超過三千公尺,很靠近眾神的山嶺吧?



原本想「找路」塵封(無法接受林克孝就這樣走了),可是阿比盛情難卻,收拾情緒花一天好好看完這本書,我跟沿莉從來沒去過沙韻,但我好想去「布蕭丸」和「莫很」,覺得這兩個地名聽起來很厲害。

「找到這一段古道是運氣,但走在上面就是奢侈的幸福了」(P130)。我的經驗不多,程度很淺,但這句有打動我的心,兩年多前從嘉惠橋開始尋找「嘉平林道」,碰到了攔沙壩,這意味著嘉蘭溪曾經奔流,過多的砂石從溪面而下,文明社會必須蓋攔砂壩來阻擋,間接暗示嘉平林道的崩毀。找到古道真的是運氣,走在上面的奢侈碰到崩塌而崩塌,反覆洗刷殘留的就是林克孝講的安全,只要平安走出去就好了,我們的終點畢竟還是都市的家。

大自然透過時間不斷清洗路跡,昔日寬敞林道不復盛況,殘留的只是敘述、記錄、地圖、文學,作者死亡,殘留物也跟著死亡,後人只能根據死去的文本創造新的文本,因此自然經驗不斷傳承延伸,林克孝(登山界的賀一航)因此得到永生。



有時候很羨慕越界的人,為什麼他們有勇氣去探索那片未知的領域?可惜我體力永遠輸原住民,找路也不行,更不知道怎麼打獵,根本就是齊克果不能夠有自我的絕望,所以跟沿莉走踏石門山,來回都有吃到的羹,標準低一點,está bi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