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僅強調盈餘能力的缺點

Ben Graham 書上列出幾個缺點,最近看幾個事件也挺瞎的,不知道在瞎三小東西。


例子一:
更正101年第一季財務報表之基本每股盈餘淨額:
原公告內容:基本每股盈餘淨額 1.07
更正後內容:基本每股盈餘淨額 -1.07

如果只是誤植的話,那表示遊戲參與者有機會檢查公司財報避免損失,但公司理應負責把關,為什麼遊戲參與者還再檢查一次?鬧劇。但台灣鬧劇特別多,尤其是跟盈餘能力很相關的合併損益表,大家很喜歡惡搞,所以我也懶得說什麼,請大家多多保重。
新聞:公司尚未發放現金股息,一度造成外界疑慮。不過,該公司近期與銀行團簽訂聯貸案,額度換算超過X億元新台幣,除可支應股息發放之用外,也大幅改善財務結構。
在我眼中的新聞應該長這樣:
公司尚未發放現金股息,已造成嚴重的信用破產。不過,該公司近期與銀行團簽訂聯貸案,額度換算超過X億元新台幣,除可挖東牆補西牆,支應股息發放之用外,也可大幅改善財務結構,欺騙無知的傻瓜金主繼續買進。

不久將來,透過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將能吸引更多傻瓜參與公司未來發展,挖東牆補西牆,用新股東的錢還銀行團的債,接著再誤植一下損益表,拉高出貨,讓傻瓜長期投資,豈不妙哉?

以上只是說說而已,若有巧合純屬虛構。


例子二: 今天很夯的鴻海。


股價不代表公司的真正價值,三十萬張也不代表什麼,重點是財報數字背後的意義。公司資產比去年成長許多,這表示要保持去年盈餘能力 (或許是稅後盈利率之類的數字),得要創造更多的盈餘。可是很早就有人講,血海策略只會讓資產越來越多,讓員工越來越幸福,讓稅後盈利率越來越慘。什麼東西一大,想要重現以往的榮耀,幾乎是不可能的。

錢越賺越多,不代表ROE比存銀行的ROE還高。

我願意出 54.4 買鴻海,再貴我都不要買 (K = 10已經很委曲了),盈餘能力若往下掉,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安全餘裕,來保護我們的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