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Book] 登山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錯誤訂正:
  1. P75。最後一行應為飲水量(公克) = 5xy - 20x
  2. P134。圖4-9 a圖內圓應該塗成綠色。

我們有以下四招對抗登山疲勞:

1. 登山時為了避免產生乳酸(疲勞物質),要以 AT 速度前進。
用自己最酥湖的步伐上山。除此之外,脂肪在登山開始不太燃燒,要30分鐘後才會大量燃燒,因此前30分鐘要放慢速度,節省碳水化合物消耗。脂肪只能跟碳水化合物一起燃燒,當碳水化合物燒光,脂肪不燒,體能便會快速下降。

所謂酥湖的步伐,就是讓自己心跳不要太快 (150 - 160次/分),當身體感到有點累,那表示乳酸開始堆積,這是一個警告。身體累也會引起判斷錯誤、走路跌倒、心神不寧等症頭,這些都是山難風險因子。以前剛爬中級山,心臟簡直快爆掉了,體能下滑,行進方向判斷錯誤,就會誤入歧途,想起這些往事,不禁讓人餘悸猶存。

最近大的突破點是「露門連走波露山」,十分過癮,我知道我的 AT 速度,當我覺得喘不過氣時,我會走到隊伍之後調整步伐,雖然爬山是團體活動,但我也會照顧自己。當我無法照顧自己,我把生命交給伙伴。

2. 下山為了不讓肌肉損傷,行走時要避免強烈著地。
下山幾乎不會累積乳酸,但肌肉細胞會大幅損傷。下山使用登山杖的確可以減少著地衝擊。透過高頻率的登山訓練,能夠增強肌力。此外,選擇平緩路線下山也能緩衝著地衝擊。之前爬八仙山,號稱落差1400公尺。當天我沒帶登山杖,上山不成問題,下山到一半,膝蓋開始感到疼痛,這就是肌肉損傷的證據,過了兩天肌肉才不疼。

更早以前,曾從北插天山下山,雖然有登山杖減少著地衝擊,但雙腳不聽使喚,拖累下山速度。這表示高頻率的登山訓練(一星期爬一次山以上)真的有差,訓練也讓我花更多心思選擇下山路線,30公分大落差,分兩段15公分下降,十分酥湖喔。爬山除了力,還要走的美。

3. 為了不讓燃料枯竭,要定期補充碳水化合物。
吃東西才有力氣。不吃東西肌肉無法運作,思考力也會下降,對身體內臟也不好。餐餐都要補充澱粉類跟醣類食物,澱粉類食物為遲效型燃料,吃這些身體比較耐餓。醣類為速效型燃料,行進間可適時補充。

我吃不多,也很耐餓,所以我很瘦。但在山上我會強迫自己吃東西,順便減輕背包重量。(身體倘若不能負荷那麼多食物,也會以烙賽的方式排出。)

4. 為了不讓身體過熱,要定期補充水份。
以八仙山行程為例,理論上飲水量是 2430ml,實際上我帶 2800ml上去,只喝 1800ml,明顯不足。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山上溫度低,身體不致於過熱,懶得打開保溫瓶喝熱水。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休息」。我跟 Nelson 陪同學邊走邊休息,體溫自然不易上升,也就不用喝那麼多水。

以上都不是理由,我們還是要多喝水。對了,一次喝太多水胃會不舒服,一次不要喝太多,慢慢喝,多喝幾次就能達到理論飲水量。晚上休息也是喝水的好機會。

強制喝水可以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走起來才酥湖,下山也不會水腫。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要強制喝多少水才酥湖?或許可以參考理論飲水量公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